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WRC 大咖观点】李庆民《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现状与展望》

时间: 2021-11-01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第二天线下主论坛——“未来峰会”群星璀璨,产、学、研各领域大咖齐聚首,共话巅峰,为机器人未来发展领航。

峰会现场,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庆民上台发言,演讲主题为《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现状与展望》。以下为李庆民先生演讲内容全文整理。

6181e4d2a4366.png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在此有机会向大家做一个汇报,同时心理压力也非常大,在座的各位都是专家、都是领导,做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我是来自创泽智能机器人的李庆民,公司也是工信部在2019年选拔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揭榜单位之一。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荣获CIS创新奖,消毒机器人也荣获了德国IRF奖等等相关荣誉。

6181e4e60df5b.png

目前基于这个产业,作为从业者,我们基于自己的理解画了一个倒L曲线。绿色的曲线表示就是现在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大家通过倒L曲线可以清晰地看到发展速度接近于垂直发展速度,已经从实线变成虚线,就是因为有些新的技术短时间内迅速地在生活和工作中普及,比如过去的十年以内二维码技术率先普及,疫情到来以后这种非接触的模式快速普及,商业消毒机器人从去年3月3日进入301医院,现在产品已经迭代了八代,都是在快速地对接新产品。

每个行业发展都有一些特性,经常跟大家在一起探讨,服务机器人现在到底是刚性需求还是微刚性需求?到了现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个曲线,这个曲线是什么呢?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出现了用人去从事这项工作,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从事一些相对传统的工作,类似于保洁、保安等等工作,这些细分领域用机器人替代或者协助人工降低了运营的成本,提高了工作生产的效率。因此在越来越多的领域,现在逐步从非刚性需求开始向刚性需求迈进。

谈到机器人,其实可以对标我们现在的生物人,比如视觉、听觉以及大脑的信息存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等等维度探讨。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大脑存储的信息或者知识,没有百度和Google存储的量那么大,检索速度也没有这么快。

基于视觉,现阶段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是机器视觉已经从过去若干年前单一的人脸识别技术向万物识别迈进,视觉这个领域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做汇报:眼睛看见的光是一个非常窄的频段,比紫外线短的、比红外线长的光我们眼睛是看不见的,机器人可以加不同的传感器,类似热成像、远红外的相机,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绝大多数人认识植物的种类不超过200种,机器视觉现在把生活中基本上所有的植物全部都纳入到可以识别的范围内。

听觉方面也是这样,比如我们听到的声音只是非常短的一段波,听到的内容绝大多数人在听觉上能够听懂5种以下的语言,超过5种以上的语言,可能绝大多数人都听不懂,现在机器的听觉可以满足100多种语言的识别。

再就是语言表达能力,现在有机器人在偏远的山区开始做AI聚焦,通过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机器人的普通话可能比绝大多数基层老师的普通话还要标准,机器人基于特殊的场景需要表达100多种不同的语言,这个能力也是暂时人类还不具备的。

我们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以及思维能力,机器人已经在胜出,这个时候大家会探讨整个人类和机器人相比,未来的发展速度谁会更快,或者机器人有没有可能有一天超越人类,这里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生物人绝大多数人类平均25岁之后才会有孩子,才会诞生下一代,我们的下一代和自身相比整体进化率不超过1%,机器人在有些领域还要遵循过去的摩尔定律,每一年半性能就要翻一倍,所以基于这个数组大家可以预测,未来机器人的整体性能提升速度不排除在不太遥远的某个时间,机器人可能会超越我们人类,但这个也不恐怖,超越人类最终是为了给人类带来更好的服务、更美好的生活。

关于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展望,目前整体来讲,人工智能产业还是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下一步将向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回首望去,过去三四十年的时间经历了信息化时代、移动通讯时代,以及目前我们已经进入的人工智能时代,这三个时代是有些共性的。

信息化时代有一个产物是伴随这个时代发展的,那就是电脑,电脑是经过286、386、486,就是不同的时代发展,手机是伴随着移动通讯时代发展,我们经历了2G、3G、4G、5G以及未来的6G时代。技术发展的路径可能不是完全一样,但我相信基于目前的观察,发展的共性是一样的,就是三个特点:性能越来越强大,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大家对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二十年前的手机、三十年前的电脑,基本上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一个非刚性需求,二十年前我们出门不带手机没关系,不影响工作,今天出门不带手机,门口的保安就会把我们拦住进不来。同样的,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我们也不敢预测十年后的今天手机在我们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的功能、这么多的应用场景。今天我们也不敢过多地猜测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机器人在这个时代哪些场景下会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很难想像。

既然我们是处于人工智能时代,绝大多数公众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已经发展了若干年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在信息化时代发现大量的计算机已经在工作生活中普及,就以教育为例,普通的中小学在三十年前可能一台计算机都没有,二十年前开始有了一到两台计算机,再往后每个办公室、每个老师配一台,现在搞微机教室一搞就是几百台几千台,信息化时代电脑就是这样走入学校的,在座的每一位已经拥有若干台电脑,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信息化时代怎样去理解现在的机器人?既然大家对计算机能够有非常好的理解,是否可以把现在的机器人理解为一个会说话的计算机、会走路的计算机,带有视觉的计算机、带有表情的计算机、带有各种传感器的计算机?如果这个思路可行,计算机的基础上又叠加了这么多的功能,是否会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下得到应用?至少我个人是坚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场景应用到各个不同领域出现的细分,细分领域中出现机器人。

我们现阶段来看整个社会所有办公桌,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特种产业都有一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元素出现。目前我们整个分工所有的产业都清晰地出现了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就是从业人数越来越少的前提下,产能却在迅速提升,比如第一产业是以农业为代表,第一产业中的产能以我个人为例,三十年前我父亲带着我去给我爷爷家割麦子,一天辛辛苦苦割不到一亩地,今天如果再让我去割麦子,我可以驾驶联合收割机一天轻轻松松收割完一百亩,五年后再让我去割麦子,我可能不需要去现场,一个指令下去一百台、一千台甚至一万台无人驾驶的收割机就去进行更大数量级的粮食的收割,所以这个领域出现了从业人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才能迅速提升,工业机械臂得到了规模化的应用和普及。过去几年我们高频次地听到了一个词,就是智能化、无人餐厅、无人酒店、无人驾驶和无人超市迅速地在生活中出现。

相信大家之前都看过一个案例,教育片中有百万雄师过大江,过去的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年伊朗的三号人物被斩首,美方用了十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就完成了这项工作,所以一切都在发生颠覆。

我们也在不同的领域研发了不同的产品,比如在学校、博物馆、政务大厅有些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得到应用,危险区域有巡逻机器人,包括在工厂无人值守的巡检机器人得到应用,包括日常生活类似扫地机器人、智能垃圾站,特别是北京对垃圾分类非常重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分类,我们的垃圾站可以告诉他们。很多人扔垃圾怕把手弄脏了,开垃圾桶盖确实是很脏的工作,检测到以后自动化打开就可以了。物流配送机器人现在也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进行无接触的服务,消毒机器人在众多的医院,疫情最危险的时候我们的机器人也是进入隔离病区。

创泽智能作为智能服务机器人中一名年轻的老战士在这里耕耘了十一年,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新的产业,有些观点可能也经不起历史的考验,今天在这里斗胆给大家讲一讲。相信以我粗浅的认知,可能五年后、十年后我的观点就会彻彻底底被现实打脸,所以提前给大家道个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谅解。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大会官方微信

获取有关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最新动态

中国电子学会 ©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204198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