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赛
世界机器人大赛

共赴“机”智大赛︱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

时间: 2022-08-25

两位选手操控的机器人在格斗赛场上展开激烈搏击,只见一辆机器人的“风火轮”快速旋转,把另一辆机器人击翻。这一幕让在场的观众看得热血沸腾。

8月18—21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围绕科研类、技能类、科普类三大竞赛方向,设置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共四大赛事。

世界机器人大赛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了7届,共吸引了全球20余个国家近20万名选手参赛,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机器人领域官方专业赛事,被各大主流媒体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

推动科技人才培养

通过组织机器人大赛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兴趣,激发青少年选手的研究创新精神,同时也为参赛青少年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创新展示平台。“科学普及,素质提升,创新实践,共创未来”是世界机器人大赛的竞赛宗旨。

63d4d462af9ec.png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参赛选手展示参赛作品

“我的队友很懂技术,由她完成3D建模,我来进行平面设计。这是我们合作设计完成的一辆Boxbot格斗机器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一学生张荃泰和队友欧阳苡润带着参赛作品,第一次参加机器人大赛。据了解,在去年的Boxbot机器人格斗设计赛中,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就获得此项目的冠军,今年更是包揽冠亚季军。

BoxBot机器人格斗设计赛是世界机器人大赛的赛项之一,致力于普及提高机器人知识和图形化编程能力。从最初机器人的设计到最终的上台参加格斗,选手参与全程。“这项比赛对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互相配合解决问题,包括提前安排作战部署等。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张荃泰在学校就参加了相关科技社团。

63d4d46d80968.png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学生正在比赛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的李向阳和队友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获得了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与创新赛项的冠军。“今天比赛有点紧张,把3层料层装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任务进度,好在及时做了调整,最后结果还不错,收获满满。”李向阳说。

机器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如力学、机械学、电子学、控制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生在参加机器人比赛过程中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还能促进学科交叉,迅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赛项目工作人员表示。

助力前沿技术开发

脑—机接口(BCI)技术在人与机器人的交流沟通领域有着重大创新意义和使用价值,已广泛应用于助残康复、灾害救援、娱乐体验等多个领域,并在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BCI脑控机器人大赛作为世界机器人大赛中一项“高精尖”科研类赛事,已成功举办了5届。在大赛成果展示环节,集中展示了脑控打字、脑控轮椅、脑控无人机、脑—机接口医疗康复系统等创新技术应用成果。

63d4d4778c4d2.png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展示脑控外骨骼机械手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现场展示了脑控外骨骼机械手。“这个能让病人主动参与到康复过程中。该产品采用视觉诱发手段,通过屏幕提示大脑想象左右手在做抓握动作,再将脑部传感器信号解码,把控制指令输出到外骨骼机械手设备上,带动使用者手部完成相应动作,会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华东理工大学韩宇恒介绍。

63d4d481d5094.png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项目展示

北京邮电大学智电实验室则推出了一套视觉触控打字系统。“该产品利用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技术,面向渐冻症患者、重症瘫痪患者而设计。他们无法像常人一样说话写字,通过我们这套系统可以和外界交流。”该校学生熊冠宇介绍,这套系统能够减轻护理负担并在患者需要护理时发送警告信息。

该项竞赛旨在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与各领域产业的深度融合,满足人们对医疗、养老、助残、康复等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实现该领域与各行业的跨越融合发展,提升我国机器人研究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地位。

强化成果转化应用

63d4d48f8043e.png

清华大学展示人工智能脑电心理测评系统

戴上脑电帽,通过电脑屏幕呈现出一些具有明显情感意义的词语,利用人脑电信号解码内心的情感状态,并且进行实时的情感计算,了解到对方的人格特质和积极品质。这就是清华大学情感计算及神经工程团队展示的人工智能脑电心理测评系统。

依靠“意念”不仅能打字,还能帮助精神科医生进行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辅助诊断。这套系统涉及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可以对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进行干预治疗,减少心理及精神疾病的发生。

63d4d49b5bb60.png

参赛选手正在认真比赛

“如果把脑—机接口技术比作赛车的话,那么技能赛比的是人,技术赛比的是车。”作为赛事筹备工作人员,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科研助理吴昊霖解释说。

以未来脑—机接口实用系统为背景,从SSVEP、P300、运动想象、情感识别、脑—机图灵测试等5个方向设置技术赛及技能赛,分别以不同方式测试选手使用脑—机接口设备的能力。

吴昊霖介绍,技能赛是比人的。参赛者在相同范式、相同设备的情况下,看谁能够更好地操控脑电设备。以运动想象项目为例,选手头戴脑电帽,仅在大脑中想象左右手运动,借助脑—机接口技术识别选手意图,电脑屏幕上虚拟的左手或右手会做出相应运动。它比的是选手用意识操控虚拟左右手运动的能力。

“技术赛是比算法的。参赛队伍提交算法后,算法在相同被试者采集到的实时脑电信号上运行,比他们的算法能力。”他说。

机器人大赛比拼的是参赛选手机器人的操作技能和机器人的工业设计能力,旨在充分发挥竞赛选手自身的成果转化优势,激发中低端岗位向高端管理、技术、研发等领域转型,提升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全球机器人领域创新型应用人才。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供稿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大会官方微信

获取有关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最新动态

中国电子学会 ©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204198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