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控打字速度接近手机触屏,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闭幕
控制机器人翻越障碍、操作无人机完成电力巡检、用脑控设备输入文字……8月17日至22日,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北京)在经开区举行。大赛发布了“2023-2024年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同期举办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脑控机器人挑战活动,还创造了本年度脑控打字、脑控无人机赛会纪录。
全年参赛人数首破10万人次
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在全国20余个省区市,举办80余场城市选拔赛、20余场省级选拔赛、多场锦标赛及总决赛,还全球举办20余场海外锦标赛。大赛设置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等四大赛事,分为27个大项、68个小项、116个竞赛组别,全年参赛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次。
火线穿越、动力设计、电力巡检……今年,大赛无人机应用职业技能赛瞄准无人机现实应用场景,首次迎来了来自职业类院校的参赛选手,比赛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开展。“在这几天的比赛中,我们能明显看到孩子们的竞技状态越来越好,循环赛的竞争也很激烈。”赛事裁判长、陶行知教育基金会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基金项目主任单磊说。
比赛还有“意外收获”,开赛第一天,就有一家大兴区的电力公司主动上门,希望通过赛事招聘到优秀的电力巡检无人机操控员。“无人机行业人才缺口是比较大的,农、林、牧、矿等行业,以及测量、勘探领域等,都少不了无人机的助力。”单磊说,基金会已联合国内无人机头部企业,下沉至地方院校,在共建专业、产教融合等方面发挥作用,不仅为学校提供有力的师资支持,也为学生解决入学、实习、就业等问题。
脑控打字速度接近手机触屏
8月21日,大赛脑控无人机赛会纪录和脑控打字赛会纪录诞生,来自天津大学的姜涵喆与来自清华大学的陈宇臻分别创下纪录。其中,1.43字符每秒的脑控打字赛会纪录,已接近了现场观众平均2.19字符每秒的手机触屏打字速度。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脑机接口实现了从科幻到产业落地的突破,本次大赛同期举办了脑机接口50周年技术成果展。戴上脑控设备看向屏幕中的指令按钮,指令以一定频率闪烁,通过视觉诱发脑区响应,通过脑电采集和算法分析,小车即可根据脑中所想实现进退、拐弯。
“上午一个小女孩就很顺利地操控小车过了三关,刚刚那位女士的脑电信号质量稍差,操纵时就出现了扰动。”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团队成员黎同学介绍,系统采用的是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原理,这是一种经典的脑机接口范式。
当前,一批服务于诊断、治疗和康复各环节的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试验正在展开。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何江弘说,脑机接口正为医疗的不同阶段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来看,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领域有望最先落地,它能从本质上直接改变渐冻症、脊髓损伤等患者的生活状态,患者和家属的接受程度较高。”
当然,脑机接口技术在真正落地前,仍需充分进行科学伦理的探讨。“总体来讲,脑机接口还是造福人类的新技术。”何江弘认为,立足当下,脑机接口的临床试验必须注重安全性,考察技术的副作用和潜在危险;着眼未来,数据隐私等话题必须被正视,对脑电数据的解读,可能涉及本人不愿公开的信息;在脑电干预下做出的危险行为责任应当由谁承担等问题,都要纳入考量。
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发布
大赛期间,具身智能与垂直大模型、人形与四足仿生机器人、三维感知模型与多模态信息融合等“2023-2024年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发布。本届大赛还颁发了首个终身成就奖,为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和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高上凯荣获该奖项。
主办方表示,世界机器人大赛始终坚持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为广大青年打造一个同场竞技、共同交流、共同展示的全球化开放平台,助力参赛科研团队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实现机器人领域与各行业的跨越融合发展。通过多年的积淀成长,大赛汇聚了共融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人机交互等“高精尖”技术创新成果,并发起成立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俱乐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